首页

踩踏之家之碎蛋

时间:2025-05-23 01:40:09 作者:和评理|迎难而上,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 浏览量:74785

  中新社漳州3月6日电 题:华大东盟女学员闽南过国际妇女节:悟文化学泡茶赏潮剧

  作者 张金川 廖珍妹

  “作为东西文化交流使者,林语堂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中国,非常了不起。”在闽南过国际妇女节零距离感悟林语堂文化后,来自泰国的柳梦璃如是说。

  5日,在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参加培训的东盟女学员开展“百花齐放春满园”庆妇女节活动。中外妇女一行走进漳州市平和县的文峰镇、坂仔镇、霞寨镇,领略乡村振兴成果,感受乡土文化魅力,并了解当地营商环境。

 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、学者、翻译家、语言学家。坐落于平和县坂仔镇的林语堂故居,白墙黑瓦,掩映在葱茏绿树间,格外恬静。1895年10月10日,林语堂出生于此。

3月5日,在漳州市平和县林语堂故居,华大东盟女学员参观林语堂就读的铭新小学教室,体验林语堂文化。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

  “‘两脚踏东西文化,一心评宇宙文章’,这是林语堂的宏伟志向。”当天上午,林语堂文学馆馆长林秋辉带着华大东盟女学员参观林语堂故居,介绍林语堂文化故事。

  在故居内,华大东盟女学员参观了林语堂各个时期照片、书法名家为故居创作的作品。

  柳梦璃表示,希望未来能和更多中国优秀青年建立联系,为促进两国教育领域的交流互动作贡献。当天,她还学习泡茶技巧,并制作奶茶,对中国茶文化兴趣浓厚。

  同样倾心中国茶文化、来自马来西亚的陈珍,在品鉴带有柚子花香的茶叶后称,希望未来携家人再来当地品茶、旅游,体验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  在平和高峰谷景区领略田园风光和乡村景致时,中外妇女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表演。华大东盟女学员还换上戏服体验潮剧文化。

3月5日,在漳州市平和县高峰谷景区,华大东盟女学员换上戏服体验潮剧文化。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

  作为宋元南戏分支,以潮汕方言为本的潮剧有近600年历史。来自泰国的张爱玲在此“偶遇”了耄耋之年的泰国华人王丽娟。

  据王丽娟介绍,她特地从泰国赶赴平和,只为追随当地潮剧团演出而来,“父母从中国去往泰国发展并定居,受父辈影响我从小就喜欢潮剧,泰国华侨华人众多,潮剧在当地很受追捧。”

  王丽娟表示,下个月她还将跟团前来平和看潮剧、去三平寺朝拜“三平祖师”。在台下的她,兴致勃勃地观看潮剧表演。

3月5日,在漳州市平和县高峰谷景区,华大东盟女学员和自己的艺术插花作品合影留念。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

  “此次活动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,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世界各地女性的能量和温暖。”来自菲律宾的杜明月表示,此行收获满满。

  在艺术插花活动中,花艺老师现场教学,嘉宾们纷纷和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,迎接即将到来的国际妇女节。(完)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华侨华人经理人在沪为“营商环境”建言献策

而在甘肃敦煌,最新的沉浸式科技,则让外国游客以梦幻般的方式“触碰”历史。在莫高窟和敦煌博物馆,游客可以用近乎微距的视角欣赏壁画、敲响千年前的雷公鼓甚至化身为修复石窟甬道的工匠,亲历边疆的烽火岁月。

近日,陕西西安。西安外事鼓乐团走上街头,演绎《上元乐》《破阵乐》等经典鼓乐曲。西安鼓乐兴起于隋唐时期,被誉为“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”。西安外事鼓乐团演出的鼓乐曲结构严密、完整,吸纳了琵琶、古琴、二胡等中国古典乐器,展现了古都长安音乐的独特魅力,吸引过往民众驻足欣赏。(记者 党田野)

2024年“欢乐春节”线下活动吸引全球民众近4千万人次

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郑志海表示,今年华南前汛期跟往年有很大区别。通常而言,4月处于华南前汛期,虽然经常会发生暴雨和强对流天气,但由于南海季风还没爆发,4月华南地区的水汽条件并不是非常充沛。“但今年的特点是,虽然南海季风还没有爆发,但水汽条件已经非常好,且副高持续偏强,水汽条件也很持续。因此今年的降水强度很强、持续时间很长、影响范围较大,造成的影响也更大。”

30声枪响,多人受伤 美国费城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

炳灵寺石窟传承不断的营建历史,以及各时代特征鲜明的佛教造像及壁画艺术,反映了1600多年间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交汇,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
深圳楼市止跌回稳态势明显

一方面,构建创新人才科学综合分类评价体系,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。坚持“用人者评价”原则,鼓励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等建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,并自主开展评价工作。从“破四唯”入手,优化评价与激励机制,实现评价体系的个性化和差异化。对于基础研究人才,重点评价原创性、科学价值和学术影响力;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,则注重技术创新、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能力。合理设置评价周期,延长基础和青年研究人才考核期,减少频繁考核,为科研人员提供自由探索和研究的空间,营造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的环境。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、选拔、培养体系,实行常规与快速双轨制,通过长周期稳定支持,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稳定发展路径,同时为有重大创新突破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快速成长通道,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